咱们先把问题重新理一遍“你是为什么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这个问题刚好贴近我个人的情况。
我个人的除了工作之外,我朋友圈都刷得少,更别说发了。确实也有发现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人的越不爱发生。具体是为什么呢?我一一讲到。
1.现实生活压力各方面就很大。
基本上成年人各有各的烦恼,主要的烦恼是工作上的,包括我身边接触到的朋友啊,来找我咨询的人等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上的问题。比如说经常加班,业绩压力很大,工作强度很大,节奏也很快。
如果是在互联网公司的话,基本上24小时都得在线,哪怕你睡觉了,有时候有任务一个电话过去或者一个微信过去,又得回到工作状态当中。通信开始是越来越发达了,但是我们在工作当中被老板剥削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再加上现在各种的“007”,“996”花式的加班规则,仿佛现在越来越成为常态了。所以通常像我的一些朋友,他们回到家都已经是十一二点了。
平常假期还少,就算好不容易有那么一点休息时间或者是一天的假期,要么就好好睡一觉,最多给自己做顿饭什么的,在家看个电影,好好地放松一下。真就没有那么多心思放在发朋友圈这个事上面。
2.发朋友圈的动力不足。
首先随着人的年龄越来越大,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做事会更加的“功利”,会更加着重于考虑投入产出。就拿发朋友圈这个事来说,以女生为例。比如说周末好不容易放一天假,跟闺蜜出去吃饭要拍好多张照片,而且还不同角度不同表情,拍完很多照片之后,还得从中挑出来一些,要发朋友圈的进行修理。
毫不夸张的说,女生拍照了1小时,修图那天就得修两小时,女生天生又比较容易纠结的发朋友圈的文案。该怎么想的怎么写的是网上找的还是自己的现写,这一条文案就得想三个小时。
女生中间还得想这么说朋友圈的好友会不会点赞呢,他们会还会觉得我修图修得太过了呢?要是没啥人点赞该怎么办呢 ?发这条朋友圈要不要让同事领导看呢?同事小a原本今天也约我去逛街的,但我说我没空还随意编了个借口,这条朋友圈不能让她看到啊,另外女生想得比多,还别忘了把同事的小B小C小E小F还有经理小G给分组屏蔽了,因为这几个人的信息是有可能互通的。
想了想发朋友圈这个事儿真就太麻烦了,算了还是别发了。
个人觉得现在人们很少发朋友圈了,可能和以下这几个原因有关。
1,懂得了生活是自己的,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眼里。其实在朋友圈里,没有多少人是真的在乎你的情绪和感受,有些东西放到朋友圈里,别人只是看看热闹,可能还会认为你矫情,没有控制情绪的能力。
2,开始重视个人隐私,不愿暴露过多的私人信息。有的人发朋友圈的初衷很单纯,没有过多的考虑,但是假如你一直发很多个人信息,就会给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机会。
3,,年纪大了,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觉得没必要发朋友圈。人们年轻的时候比较喜欢发朋友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逐渐的对朋友圈失去了兴趣,其实他们的选择无论对错,都是个人自由,别人无法干涉。
4,开始不太喜欢攀比和炫耀,凡事不张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性格也会变得比较低调,感觉生活过得好是自己的事情,拿出来炫耀只会遭到身边人的记恨,因为,好的生活自己享受就可以了,炫耀也就失去意义。
5,生活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发,现在社会节奏快,压力大。有一些人工作很忙,每天到家之后,吃完饭,洗洗澡就想睡觉了,可能都没有时间去看朋友圈,更不要说费精力地去发了。
总结:
朋友圈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如何用好才是正事。用对了能让你的生活有趣,用错了也会给你增添烦恼。发不发朋友圈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一个人能够活得充实,好好把时间放在自我提升上,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并且正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前进,这就足够了。
我不发朋友圈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太多的必要,没必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状态怎样,只要自己好就可以了。下面整理了两条,一起来看看。
1.虚假好友越来越多,隐私得不到保护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用微信作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联系方式,难免会添加许多陌生人,这些虚假好友里,大部分都只是简单聊了几句而已,你也无法确认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更新朋友圈,不就是一些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态吗?但是这些动态对于自己的真实好友而言,只是单纯的一个生活而已,对于一些心怀不轨的人而言,这些就是他们获取利益的东西。
所以,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发朋友圈,就是因为我们无法确认朋友圈里的那些人是否对自己没有伤害,毕竟每一个人都害怕有一天自己的隐私被泄漏了。
2.漫天的转发抽奖,投票动态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自己的朋友圈,翻了一遍下来,也就一两个是说说自己的生活状态,剩下的都是什么转发抽奖,投票。当你看完之后,觉得有种想要关闭朋友圈的冲动,或许这也是大多数不看朋友圈人的真实想法。
愿意去看朋友圈,或者是我愿意去更新我的朋友圈动态,一定程度上一定是这件事值得我去做。看了朋友圈我可以了解到身边朋友的生活,又或者是我可以从中学到某些东西,这样的朋友圈我很愿意去看,而不是看漫天的广告。
所以,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发朋友圈,就是因为朋友圈里有太多无意义的东西,没有营养的东西不值得自己去浪费时间。
有人利用朋友圈来经营自己的人设,有人借助朋友圈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然而朋友圈越发越少,已是大部分人的现状,到底是心理心态的变化,还是外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觉得是生活越来越简单了,也是生活越来越复杂了。
简单,是大家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复杂,是生活让人多了许多的考虑。
其实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还是挺感慨的,因为身边的朋友大多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以前打开动态,刷不完的有趣内容,现在打开动态,个人的生活内容正在消失。
有时候就在想,是不是大家都走进了不同的角色,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的同时,自己也不再是自己。
或许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当然背后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发朋友圈了?
1、考虑的东西多了。
以前的自己,被生活推进一个又一个角色,还要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最重要的是,还要通过朋友圈经营好某些角色的人设。你是做家长的,就要有做家长的稳重,不能在朋友圈发表一些浮夸的动态,你是做员工的,就要有做员工的积极,不能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很消沉的动态。
考虑的事情多了,顾及的方面多了,就只能压抑着自己的本色,生怕让这个人看见了不合适,也生怕让那个人看到了影响不好。
这就相当于什么?约束自己的行为的东西变多了,与其想着那么麻烦地去屏蔽谁谁谁,倒不如直接不发。
2、是心境的变化。
变得低调沉稳了,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不再在意他人的看法,好比年轻的时候,很是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生怕别人以为自己过得不好,所以总要通过朋友圈,去展现与证明自己的生活。
但是后来明白了,生活是自己的,没必要去证明什么,也不用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无论他们认为你过得好还是不好。
因为心境上的变化,让自己变得低调了、朴实了、简单了,其实也是考虑到了大家都在过着差不多的日子。
你能体验到的,别人也体验过,所以不值得一提,在这件事上也显不出自己的优越感,反而只会显得自己很低级。
3、懂得了生活。
同样是出门旅行,有人把旅行的过程全部用于修图、文案,相当于一趟旅行全部都是为朋友圈准备的,还有人则是静心享受其中,用心去感受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美好、壮丽、绚烂,所以到底哪个是在生活?
那么不发朋友圈,很有可能就是懂得了生活,懂得把生活中的美好留在心中,或者是懂得了用心去感受那些色彩斑斓的美好。
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能永远留住的东西,于是朋友圈越发越少,不是经历少了,也不是生活中缺少了美好,而是真正懂得了自我分享。
4、生活节奏太快。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悠闲的岁月太少,关注朋友圈的时间也少了,每天忙生活、忙工作、忙家庭,好不容易歇下来的时候,也顾不上朋友圈的动态,甚至都懒得再去翻看,留给自己喘息的时间。
偶尔遇到一些有趣的见闻,让自己心血来潮,但可能都还没有等到自己编辑完成,又马上接到家人的电话,领导的电话,老师的电话,再回来那个心情也过去了。
渐渐地,人们对朋友圈也越来越不敏感,完全放到了生活的后面,连生活都顾不上的时候,更是难以顾上其他的。
5、学会了自己消化。
你过得好,别人会嫉妒,你过得不好,别人会笑话,所以慢慢也学会了去消化自己的情绪,吞得下委屈、耐得住寂寞,第二天依然能积极面对生活。不是后来没有情绪了,而是生活告诉自己只能坚强。
人在最难过的时候,总是最感性的时候,不一定是想要通过朋友圈引起别人的关注,只是想给自己找个宣泄的地方。
可是越长大越明白,委屈与难过这个东西,是没有人能感同身受的,还只会让他人有不好的看法。正所谓越长大,越孤独,只能在深夜里默默舔舐着伤口,于是后来,只有了快乐的分享,最难过的,最委屈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扛。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让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发朋友圈了,也正在慢慢退出朋友圈,这里更多的是一个成年人的无奈。是的,没有动态的日子,都在努力生活,也都在积极生活,简单的生活又因为不简单的生活。
或许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想法不同,所以不管热衷于哪样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态度,其实生活也是不需要得到他人理解的。
朋友圈,会让人逐渐养成特定的生活习惯,也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不过对于一个很少发朋友圈的人来说,往往要更加理性,以及有着超强的意志力在背后支撑,毕竟他在背后克制了许多东西,包括了忍耐、定力,能在这些东西上表现出自己的坚定。
人,难免有情绪上来的时候,无论你是遇到了有趣的,还是碰到了失落的。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不愿被他人所了解的,只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与世界中,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纱,如果不是性格的原因,那可能对于世俗中的一切,带着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