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冠肺炎放开了。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截止到2022年12月21日,河南在过去14天内没有新冠肺炎出现,属于低风险区,防疫政策规定全面放开,所有居民可以正常出行。
近进出河南各地规定有变
需要携带哪些证明材料呢?
快收好这份
交通出行防疫政策宝典吧!
根据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知,省外入豫即赋黄码,请严格落实“三天两次核酸检测”,之后会自动转为绿码。省外来(返)豫人员请务必做到“双报备、双核酸”,即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村)、单位、酒店报备,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豫后,请立即再次向社区(村)、单位、酒店报告,并在24小时内务必尽快再做一次核酸!一周内不聚餐,不聚会,少外出。
郑州
自5月20日12时开始,离郑措施由原来的健康码绿码,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健康码绿码,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入郑防疫政策
市域外入(返)郑人员须查验“两码一证”,即健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郑后立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并遵守郑州市疫情防控规定,重点地区入郑人员管理和服务措施不变。
(一)境外入(返)郑人员:
对在第一入境点(包括郑州)完成14天集中隔离人员,入(返)郑后落实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
(二)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入郑人员:
赋红码,实施14天集中隔离,在第1、4、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原则上,中高风险地区定级前14天内来自该地区所属县(市、区)的来(返)郑人员,赋红码,自离开当地起算,落实14天居家隔离措施。
(三)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入(返)郑人员:
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健康码赋“黄码”,允许“黄码”人员返回郑州市居住地或入住酒店,除核酸检测外非必要不外出,待居家健康监测结束后转为绿码。
(四)聚集性疫情暴发且有外溢风险但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外地市来(返)郑人员:
实行黄码管理,严格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3、5、7天开展核酸检测。
(五)省外低风险入豫人员:
入豫后查验“两码一证”(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按规定完成入豫即赋码的核酸检测要求后,自动解码。未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的赋黄码,并在2次核酸检测阴性后转为绿码。
(六)提前报备。郑州市域外来(返)郑人员:
返郑须提前三天报备
确需返郑的人员(含省外入郑货车司乘人员),须提前3天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进行报备:
方式一:登录“郑好办”APP——返郑返豫人员登记——返郑人员登记管理系统进行报备;
方式二:登录“豫事办”APP——来(返)豫报备系统进行报备;
方式三:登录“支付宝”APP——豫事办——来(返)豫报备系统进行报备;
方式四:联系居住地所在社区、工作单位(学校)或收货单位进行报备。
省外来(返)郑人员、省内发生本地疫情的城市来(返)郑人员,入郑时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配合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简称两码一证);未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须在新郑机场、高铁东站、郑州火车站临时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检测后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入郑。
近期有本土病例疫情地区旅居史,特
入(返)郑人员
(一)入境人员。对入境人员实施“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隔离”管理措施,期间赋红码,不得外出。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哪粗(二)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开展“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红码、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高风险区域算起直至满7天。排查发现后,立即对外溢人员开展1次核酸检测,后续按要求落实管控;排查发现外溢情况时,如溢出人员离开高风险区已超过7天,立即完成1次核酸检测后,无需进行居家隔离。
(三)7日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郑人员落实三天三检(常态化防控时调整为三天两检),并做好健康监测,本人非必要不外出。
(四)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重庆市、广东省广州市、甘肃省兰州市、青海省西宁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有疫情报告的县(市、区、旗)来(返)郑人员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
(五)其他未划定高风险区但7天内有本土病例报告的具(市、区)来(返)郑人员参照低风险区管理。(具体名单参照每日《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高低风险地区及7天内有本土病例报告地区分布提示》)
河南考研防疫政策2023:
当前研考面临着新的疫情复杂形势,我省根据国家有关精神,不断优化组考防疫方案,积极努力为考生创造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为保障广大考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健康考试须知公布如下:
一、考前准备
1.尽早返回考点所在地。目前仍未返回考点所在地的考生应合理安排行程,尽早返回备考,返回途中务必做好个人防护。目前仍滞留在外需要在本校参加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应按照学校安排提前返回,按学校要求配合做好防疫管理。借考考生应尽早到达新考点备考。
2.做好健康监测。考前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在个人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即日起,所有考生务必每日12时前通过“健康上报”APP连续进行个人健康信息上报,以免影响正常考试。
二、进入考点考场
1.首场考试考生应提前至少1小时到达考点,凭参加模拟演练时提供的证件核酸检测纸质报告(纸质版)进入考点。核酸检测报告经考点核验后,交考场监考员留存备查。
2.考生应配合考点进行体温测量和身份核验。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考生个人口罩在入场身份验证前取下放入考场门口垃圾袋中,不得带入考场
郑州市最新防疫政策如下:
郑州东站来郑人员,进入本市时应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如实填写《来郑人员健康登记表》。有发热症状的相关人员,有义务配合接受隔离观察等传染病防控措施。
外地人进郑州最新防疫规定:1、加强提前报备。启程前应主动了解郑州市目前的疫情防控政策,可关注“郑州发布”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政策。来(返)郑人员需提前3天向居住地所属社区报备,并登录“郑好办”APP——返郑人员登记管理系统,如实填报个人信息,未按要求提前登记报备人员须在抵郑后24小时内完成信息填报。凡未按要求提前报备的来(返)郑人员,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推送提醒短信,收到提醒后须在24小时内完成报备,并落实好个人疫情防控措施。
如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个人防护责任,郑州健康码将赋“红码”,被赋“红码”人员,应立即联系居住地所属社区,报告健康码状况和提醒短信内容,按社区要求落实相关管控措施。在个人风险未解除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型场所。
2、加强健康监测。抵郑后24小时内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自行健康监测14天。期间要尽量减少外出和到人员较多的地方。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等不适症状,请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就近到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和从事职业,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由于各交通方式入郑规定不同,我们根据往期通告及各交通方式发布的规定,汇总了自驾、火车/高铁、飞机入郑防疫规定:
1、自驾:根据目前郑州市最新防疫政策,河南省内牌照入郑车辆,仅对1名司乘人员查验行程码,绿色且不带星标可直接通行;带星标继续逐人查验健康码,经测温无异常放行;省外牌照入郑车辆,对所有司乘人员查验双码(行程码、健康码)和一证明(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火车/高铁:目前没有发布火车和高铁返郑具体规定相关通告,大家可以参考郑州市发布的第39号通告,省外人员和省内发生疫情的地市人员入郑须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飞机:按照郑州市疫情防控要求,省外到达郑州机场的旅客,仍须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纸质版、电子版均可),扫描入郑健康码为绿码且体温正常后出站。无有效核酸检测证明的旅客可在机场设置的临时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后正常出站,但核酸检测结果明确之前不得乘坐公共交通。
2023国考河南防疫政策如下:
1、请参加笔试的考生提前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切实增强个人防护意识,考前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流动,做好自己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为确保顺利参考,考生应在考前尽早返回报考确认时选择的考点城市,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时参加考试。考前需提前熟悉考点位置,合理规划参考路线,以免影响按时参加笔试。
2、考生赴考时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部卫生,同时注意社交距离。请考生自备一次性医用口罩(建议使用N95口罩),除核验身份时按要求及时摘戴口罩外,进出考点、考场和考试期间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3、进入考场时,须带齐与报名时一致的身份证件原件(有效期内)和纸质版准考证。考试期间,考生要自觉维护考试秩序,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考试结束后按规定有序离场。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无法正常作答且影响其他考生正常作答的,经现场研判,具备继续参加考试的考生,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继续考试。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所耽误的时间,不再予以追加。
发表评论